微信公众号

手机端入口

投诉举报
您的位置:首页 >普法工作

2023年全面依法治市十大亮点工作

发布日期:2024-02-04 浏览量: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一年。一年来,中共大同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抓实做深谋篇布局,坚持法治大同、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社会法治意识逐渐增强、法治环境不断优化、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法治大同建设蹄疾步稳、铿锵有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我们盘点了2023年十大工作亮点,集中展现法治大同建设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1.提高政治站位,统筹谋划全面依法治市工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始终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来谋划推动全面依法治市,将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政法领域改革,办好法治为民实事,纵深推进平安大同、法治大同建设,坚决做到中央有部署、省委有安排、大同有落实。坚持把法治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亲自研究部署法治理论研究和法治政府创建等重要举措,亲自推动清理隐性壁垒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等专项工作,亲自协调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全国司法协理员试点等难点任务。2023年,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十一次、十二次、十三次会议,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共研究法治建设工作15次,对全面深化依法治市实践,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大同作出部署。

图片

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

2.开展理论研究,创新举办首届“平城法治论坛”

首届“平城法治论坛”是国内第一次由地方依法治市委员会联合国家级学术团体举办的面向全国的法治论坛,邀请和吸引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院所20多位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及中国“十大古都”等省内外司法行政系统代表参加。论坛通过主旨演讲、专题研讨、专家访谈、签订合作协议等环节,挖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不断提升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阐释水平和法治实务部门工作能力,进一步为大同全面依法治市提供丰厚滋养。

图片

首届“平城法治论坛”

3.抓好关键少数,推动述法与年终述职考核深度融合

在全省首家创新将述法大会与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大会相结合,市四套班子全体领导同志、各县(区)和市直各部门“一把手”全部参加。各县(区)委书记、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部分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现场述职述法,市委书记、市长对各县(区)和部分市政府部门目标责任完成情况和法治建设工作逐一进行了点评,参会的市“两代表一委员”和企业代表、群众代表还对各级各部门上年度法治建设情况进行了现场测评。有力推动了述、评、考、督、责各环节一体贯通,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进一步压紧压实。

图片

大同市2022年度述职考评大会

4.坚持“小切口”立法,助推“博物馆之城”建设

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立法主导作用,突出地方特色,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紧紧抓住国家文物局支持我市建设“博物馆之城”的有利契机,制定《大同市促进博物馆发展条例》,以“小切口”立法助推博物馆事业发展,为我市各类博物馆特别是非国有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奠定法治基础,助力全市构建覆盖城乡、主体多样、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博物馆体系,力促大同“博物馆之城”名片擦得更亮,为法治大同建设添砖加瓦。

图片

大同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大同市促进博物馆发展条例》

5.聚焦主体工程,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以创建促提升,以示范带发展,2023年,灵丘县被命名为第二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云冈区“创新调解模式助力高质量发展”被命名为第二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创新将各级开发区(示范区)纳入报告范围,联合第三方对市本级、市开发区、各县(区)和市政府各部门上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进行评议,评议结果经市委常委会审议后,与所有报告一同汇编成册印发全市,切实提升各级各部门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持续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在2023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法治蓝皮书”中,大同市政府透明指数在全国所有的49家较大的市政府(包括27个省会城市、5个副省级城市、17个较大的市)中排名25位,较2020年大幅提升18名。全面提升依法决策水平,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各级规范性文件全部纳入合法性审查和备案审查范畴,坚决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查、有错必究”。

图片

灵丘县荣获综合示范创建奖牌  

图片

云冈区荣获单项示范创建奖牌

6.严格行政执法,全力推进柔性执法制度建设

积极推行柔性执法制度,在全省首家牵头编制柔性执法事项清单,公布《大同市行政执法部门柔性执法清单(2023版)》,有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清单》共860项,包括不予行政处罚事项355项、从轻行政处罚事项391项、减轻行政处罚事项114项,涉及公安、市场监督管理、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城市管理及文化旅游等26个执法领域,有效防止了简单执法、机械执法、一刀切执法等问题,最大限度维护企业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传递法治温度。

图片

大同市行政执法部门柔性执法清单(2023版)

7.优化营商环境,持续破除隐性壁垒

创新开展“清理隐性壁垒规范审批事项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以服务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为目标,锚定部分市直部门观念转变不彻底、机制运行不顺畅、上下权责不一致、审管衔接不到位等问题,对市本级和市直各单位10年来印发的7万余文件进行了合法合规性评估,对市直部门近4000项权责事项进行了实地核查和合法性审查,依法废止针对市场准入、审批许可、招投标等方面的“红头文件”213件,取消、规范248项权责事项。坚决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帮助企业打通各类难点、堵点,为大同市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扫清障碍。

图片

开展清理隐性壁垒规范审批事项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

8.加大执行力度,深入开展专项行动

市委政法委、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入推进“规范执行年”专项行动和“三晋执行利剑”攻坚行动。建立政务诚信诉讼执行协调机制,制定“十个规范”具体措施,进一步创优营商环境,提升服务市域高质量发展的司法保障能力。“规范执行年”活动开展期间,全市法院共执结案件14359件,执行到位案款45.99亿元。“三晋执行利剑”攻坚行动中全市法院执行的涉党政机关与涉农民工工资案件结案率和到位率位居全省第一。

图片

全市法院执行工作暨“规范执行活动年”动员部署会

9.厚植法治文化,不断夯实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深入推进实施“八五”普法规划,2023年,全市新建万达广场民法典宣传阵地、市云新法治文化广场、云冈区佳欣民法典法治文化公园、云冈区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新荣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灵丘县法治公园等一批法治文化宣传阵地。市检察院打造的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大同站被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等20余所高校列为实践教育基地,被省教育厅纳入全省法治教育线下实践基地。一批集休闲、娱乐、普法于一体的法治文化阵地的建成,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在全社会营造出良好的法治氛围。

图片

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大同站

10.助力基层治理,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建立市县乡三级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和“两所一庭一站一中心”(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公共法律服务站、综治中心)矛盾衔接联调机制,完善“五调对接”(警调、访调、检调、诉调、政调)工作机制,2023年,各人民调解组织共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4万余件,全市两级法院诉前调解成功1.2万余件。积极推进公安机关受立案制度改革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工作,进一步增强执法规范化建设。认真落实全国司法协理员制度试点工作,全省“枫桥式”司法所创建暨司法协理员制度建设工作培训在我市成功举办。乡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基本完成,创新开展律师事务所与基层司法所“所所对接”活动,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信访法治化水平,深入开展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评查化解百日行动,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图片

全省“枫桥式”司法所创建暨司法协理员制度建设工作培训


上一篇: 传递法治温度 展现为民担当——2023年我市法治为民实事项目全面完成 下一篇: 大同市司法局组织召开2024年大同市公共法律服务暨“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工作会

大同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12348大同法网) 中文域名:大同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政务 网址标识码:1402000040
主办单位:大同市司法局 地      址: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永泰南路昌宁街239号 电      话 :0352-2088633 访  问 量: 备  案 号:晋ICP备2023016158号

晋公网安备 14020202000220号

手机端入口
微信公众号
大同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